南京市区外,有一处声名远扬的旅游胜地,那就是中山陵风景区。这里不仅是游客必游的名胜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。当游客从明孝陵沿着道路步行或乘车前往中山陵时,他们会经过一座青灰色砖墙围成的院落。这座院落虽然外人无法进入,但从院外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两层建筑,建筑四周被参天大树所包围,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。这便是中山陵8号,曾经的历史见证地。
中山陵8号最初的主人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先生。孙科之所以在这里建立别墅,主要与父亲孙中山有关。他秉承着“结庐而居,服孝守灵”的传统思想,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安静的生活场所。中山陵8号别墅设计简洁却不失大气,充满了简朴之美,完全没有奢华之感,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孙科先生对孝道的尊重。这座别墅的景色幽美,四周环境安静怡人,显然是一个理想的守孝之所。
展开剩余85%在孙科先生之后,这座别墅迎来了新的主人——开国上将许世友。许世友于1980年搬入中山陵8号,并开始了对这座别墅的全面改造。对许世友来说,改造院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,因为他的同事和战友们早就见识过他手下“变废为宝”的能耐。许世友虽是军人,但他骨子里始终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情结,这源自于他在大别山的童年。那时,他跟着父母一起从事农业劳动,亲身感受着土地带来的踏实感。许世友常说:“做人不能忘本。”正是这种质朴的乡村情怀,让他对田园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早在红军时期,许世友便展示了他在劳动方面的天赋。在延安的“抗大”学习时,他和战士们一起挖窑洞,最终许世友凭借熟练的劳动技能获得了第一名,学校还给了他奖励。他曾风趣地说:“我在家里做农活打下的基础很扎实,你们可没法赢我!”这段经历让许世友对乡村生活情有独钟,直到晚年,他依旧热爱那种淳朴、富有生气的生活方式。
在搬入中山陵8号之前,许世友就曾对他在广州的住所——“留园7号”动过手。那时,“留园7号”是接待中央首长的专用庭院,三面环水,庭院前的草地十分规整,整座庭院呈现出典型的对称美。但许世友并不满足于此,他认为这片草地应当有更实用的用途。于是,他将这片草地改造成了菜地,这个改造让许世友的“乡村风”情怀得到了一次完美的体现。
当许世友搬入中山陵8号时,改造工作立即开始。尽管他曾短暂住过这里,但这一次他带着完全不同的心态。他不仅是住客,更是这座院子的设计师。他环绕着庭院走了一遍,发现其中的花草植物并不完全符合他的心意,尤其是一些稀有植物令他有些担心。为了不让这些植物受损,他决定对庭院进行一番大改造。
改造的第一步是着手于主楼的内部设计。中山陵8号的主楼是一座不规则的多边形建筑,内部分为多个房间,一楼是公共活动区,二楼则是私人的卧室区域。许世友一向推崇简朴,他命令撤掉房内的奢华饰品,并移走了所有贵重物品,留下了简单而实用的家具和地毯。为了给室内增添一些气氛,许世友亲自挑选了几幅地图和与首长们的合影挂在墙上。
接着,他开始着手改造庭院部分。许世友对庭院的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,他特别希望能够让这里更贴近乡村生活的氛围。他把院内的灌木丛清理干净,腾出空间来种植庄稼,同时将名贵的花卉搬走,取而代之的是鸡舍、猪圈、鱼塘和庄稼地。原本精致的山石被搬走,以便为更实用的设施腾出地方。经过许世友的努力,原本简洁的现代庭院变得热闹非凡,完全呈现出乡村风貌。
改造的第三步是强化院子的安全性。许世友出身军人,他对生活环境的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。他根据自己的军事经验,将庭院中的仓库改造成“防守屋”,并为庭院设计了专门的门卫暗号。同时,他安排卫士巡逻,军犬站岗,确保安全万无一失。
许世友将这座改造后的庭院命名为“稻香村”,并自封为“村长”。这个名字灵感来自于毛主席的建议和《红楼梦》中的“稻香村”。毛主席曾推荐许世友读《红楼梦》,并要求他看五遍。许世友尽管起初不太感兴趣,但在毛主席的坚持下,他逐渐感受到了这本书中的文化内涵,尤其是其中关于“稻香村”的描写,这让他决定将其引入自己的庭院。
“稻香村”的名字不仅代表了许世友对乡村生活的热爱,也体现了他晚年生活的安逸和满足。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,他过得非常愉快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。许世友的身边也有许多工作人员,他们不仅负责日常事务,还成为了“庄稼汉”,与许世友一起打理这片新改造的田园。
许世友除了农活和日常工作外,晚年的生活非常闲适。他热爱看电视,尤其是《新闻联播》,并且深信“看一遍新闻比看三遍报纸更有用”。尽管有些时候他的听力不好,但他依然坚持看电视,他认为这是自己解闷的一种方式。除了新闻,他也非常喜欢看电影,尤其是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、《女驸马》和《刘三姐》等经典影片。每当看这些影片时,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跟着剧情激动起来,有时甚至模仿剧中的角色,带动起周围的气氛。
许世友作为一位经历过战火的老将,对于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,尤其是在对待孩子和孙子时。但对待他的小孙女们,他却表现出了温柔的一面。为了给她们种甘蔗,他亲自开垦了土地,细心照料。尽管这些甘蔗还未完全成熟,两个孙女依然迫不及待地想尝鲜。为了满足她们的愿望,许世友甚至破例去南京市区买来了成熟的甘蔗。这个看似小小的举动,却充分体现了许世友对家人的疼爱和他在晚年时展现出来的柔情。
许世友在中山陵8号的时光,是他人生中最为快乐的几段岁月之一。他用自己的方式,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了一个充满温馨和生气的家,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安宁和满足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